儿童的安全感是怎么建立的:亲密关系中“修复”的作用发表时间:2022-01-05 15:34 大名鼎鼎的“地板时光”的创立者,斯坦利·格林斯潘(Stanley Greenspan)将所有关系中你来我往的交换,称为“交流环”。 当交流环变得流畅,过程中涌动着情感流动的时候(也叫共情,包括双方都能察觉、理解对方的意图,并能共情地回应对方的社交信号),我们称其为同步调频了(attuned)。通常,一般父母只有大约30%的时间与孩子能够达成同步调频。 当妈妈和宝宝双方的意图不同了,他们之间的的交流环就中断了。宝宝会在有需求或感受到压力时通过哭泣等方式尝试与妈妈重新建立链接。 当妈妈对宝宝的哭泣时回应以适当的方式,宝宝将开始建立对自己世界的信任和安全感(“我知道我会得到照顾的”)。如果宝宝不停的尝试重新与妈妈建立连结,但反复失败,则可能导致不安全的依恋关系。 这个过程是宝宝发育的一部分。亲密关系的建立过程,是宝宝开始理解什么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机制。他的社交情绪功能以此为基础逐渐发展。 解释版(阅读需10分钟) 宝宝和妈妈在什么情况下发生调频不同步 当妈妈和宝宝双方的意图不同了,本来相同的意图中断了或破裂了,会造成他们交流的状态从同步变为不同步。中断的原因有很多:妈妈可能会分心;她可能会误解了宝宝的暗示;或者她也可能被宝宝的行为触发了自己情绪的扳机点。 不同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 简单来说,宝宝和妈妈的互动,一直在发生着调频同步-》不同步-》同步—》不同步,这个反复的过程。中断是正常现象。不能避免它发生,重点是怎样修复的过程。修复的过程塑造了宝宝的亲密关系的类别。 修复过程是什么
一般来说,调频不同步当下,宝宝会感到压力,情绪从积极变为消极。最初,宝宝会尝试引起妈妈的注意,比如,通过眼神交流向妈妈发出信号,通过发声或其他类似行为来获得注意。假设妈妈接受了宝宝的这些暗示,她将轻柔地配合宝宝的情绪,重新建立连结,来修复这种情况。 安全感的建立
依恋理论中提到,当妈妈对宝宝的哭泣时的反应是一贯的,可预见的,有方式时,宝宝将开始建立对自己世界的信任和安全感(“我知道我会得到照顾的”)。
妈妈反复给予宝宝这些回应,一遍又一遍,建立和加强了宝宝大脑中的“健康”神经通路。以同样类似的方式,宝宝在反复中断与妈妈的连结、再修复的过程中,增加了他对人际关系本质的了解。也增强了他对压力的忍耐力,并开始产生面对世界的力量。
如果宝宝无法引起妈妈的注意,他将进行自我调节,会移开视线,吮吸拇指,甚至失去姿势控制。 不安全的依恋关系怎么建立的 如果宝宝不停的尝试重新与妈妈建立连结,但反复失败,则可能导致不安全的依恋关系。 总结
宝宝与妈妈之间的连结的中断,可能会造成宝宝当下的混乱,或失调。随后的这种关系在日常中被修复。这些过程都是宝宝发育的一部分。对于建立宝宝安全的亲密关系至关重要。这就是宝宝开始理解什么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机制。 |